电离辐射有哪些 (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范)

电离辐射有哪些

电离辐射是指能够将物质的原子、分子等带电粒子(如电子、带电离子、电磁波等)传输给物质并使其发生电离的过程。电离辐射可以分为离子辐射与非离子辐射两大类。

离子辐射是指高能带电粒子(如阿尔法粒子、贝塔粒子和伽马射线等)所引起的辐射。阿尔法粒子是放射性核素衰变时释放出的氦气离子,其能量很大,但穿透力很小,只能短距离穿透物质;贝塔粒子是由核反应中释放出的电子或正电子,在物质中可以穿透的距离比阿尔法粒子长得多;伽马射线是由原子核不稳定而释放出来的电磁波,能量极高,可穿透更厚的物质。

非离子辐射是指能量较低、无法直接将物质电离的辐射,如电磁波(如微波、电视信号、手机信号等)和紫外线等。这些辐射虽然不能直接将物质电离,但仍会在大量的能量聚集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。

电离辐射一般都是不可见的,但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,例如太阳辐射、地球辐射、放射性物质和X射线等等。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,会对DNA结构造成破坏,导致细胞突变,增加患癌风险。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电离辐射的暴露,如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,远离核电站或放射性区域等等。

总之,电离辐射有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两类。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暴露于电离辐射中,保护自己健康。

本文由 融科百科 原创发布。

发布者: ROK百科网

本网站所有文章禁止采集转载,否则以侵权处理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jxrok.com/57515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4月23日 05:56
下一篇 2023年4月23日 06:04

相关推荐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